1、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一、哲学研究对象上的变革。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哲学凌驾于所有科学之上,把哲学视为“科学之科学”的错误观点。其次,哲学对象上的根本变革,科学地解决了旧哲学所不能解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哲学以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则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哲学内容上的变革。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分裂的状态。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结束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成为科学。 再次,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并同辩证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备而严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崭新阶段。 第三、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的变革。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的产生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结束了旧哲学只是剥削阶级专利品的历史。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不同于旧哲学脱离实践的根本特征。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统一,完整地体现了哲学应当承担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作用,它不同于旧哲学只是停留在用不同方式说明世界上。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同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成为自有哲学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2、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含义、内在根据、实质和基本途径)。 (l)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国情和特点去运用它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它。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种世界哲学。但相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而言,又是一种外来哲学。因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必须中国化的内在根据。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在实践中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同时又必须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成为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3、试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 (1)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是在对中国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的方法、道路问题的探讨和激烈争论中进行的,是直接与当时中国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 (2)中国共产党人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数年的努力,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人民斗争的实践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继承并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3)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经过了艰难曲折,出现了不少失误,我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了继毛泽东思想之后的又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称邓小平理论。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试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这种一元论哲学同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世界的本原的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都是一元论哲学。但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总之,万物统一于物质。 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物质世界具体性质和形态无限丰富多样,但本质上是共同的,都统一于物质。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这一原理告诉人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由物质所引起的,都可以从物质运动中获得最终的解释和说明。坚持这种观点,就可以有力地批判和抵制一切唯心主义和宗教迷信的歪理邪说,树立起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二,这一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去改造世界,而决不能从主观想象或书本条文出发。这就是在实践中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5、试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在实际工作中,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意志出发,自以为是,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的表现。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以下原理: 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这正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所要求的。 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去认识事物,这就坚持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的原理。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承认事物有相对稳定性的一面,又必须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实际工作的方针、改革,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 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考虑时空条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就坚持了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的原理,坚持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超历史,超时空的“左”的倾向,也要反对落后于时空条件变化的右的倾向。 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情况,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坚持了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理。总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坚持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则,也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因此,它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我国当前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它是否从这个实际出发,是否符合这个实际。 6、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1)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第一、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 第二、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 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对那种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论,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和机械论的消极无为的思想。 7、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意义。 (l)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行动,促进事物合乎规律地发展;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行动,阻碍和破坏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根据客观实际,按规律办事,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2)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反之,从主观愿望和书本出发,必然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用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只有不断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8、试述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 (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9、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每一过程的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10、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有利条件。 (3)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系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步。 11、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1)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展就是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 (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① 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干苦干,稳步前进,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的量的积累。 ② 而当事物经过量变的准备而面临质的飞跃时,要敢于并善于抓住机遇,推动事物走向新的阶段、跃向新的台阶。急躁冒进,会欲速则不达;过于保守,又会坐失良机,推迟发展进程。 ③ 只有二者辩证结合起来,才能早日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12、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第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没有发展。 第二、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因素,辩证的否定又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 (3)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一切,全盘抛弃。 (4)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具有重要意义。 ① 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必须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②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在对外开放中,要积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必须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13、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阐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1)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 ① 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并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 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仿佛又回到出发点,使事物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因而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③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主义必然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定会取得成功。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要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 (3)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有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遭受各种挫折。我们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反对看不到我们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准备的盲目乐观的倾向,在曲折的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 14、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论。思想路线是哲学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即作为指导思想而体现于实际工作各个方面的哲学路线。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最精练、最简要的概括。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也简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表现在实际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具体化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实践,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和群众的实践活动作为党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4)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理论依据。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就是要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而不是旧唯物主义的机械的反映论。 (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同时,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的过程。党的思想路线正是体现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6)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历史的经验证明,党的思想路线是否正确,是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③实践论的唯物主义。 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⑤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 15、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l)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曲折上升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理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的观点。“从群众中来”,表明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正确思想的来源,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实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发动群众贯彻执行,并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是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理性认识的过程。坚持不断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是认识无限曲折上升式发展的过程。 16、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l)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二者是对立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属性,它们各有不同的规定性,是有区别的。 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在: 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 其二,相对真理可以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然后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也就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的正确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绝对真理。因此,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要反对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这种观点鼓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时了”,怀疑和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因此,也就是怀疑和否定其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这说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也是相对真理,不能把它变成僵死的万古不变的教条。不承认这一点,也就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因此,必须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典范。 17、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 (l)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人们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求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题目:试述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际相符合,而不是离开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抽象的永恒的符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符合的正确认识,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和客观事物发展的一定过程的正确认识,人们不可能超越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去追求和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3)随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向前推移,已经形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会变得不统一,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实践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新的统一。总之,这种统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4)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客观实践和事物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样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或“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损失。 右倾保守主义错误:陈独秀――认识落后于客观事物和历史的发展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王明――超越了客观事物和历史的发展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天等于二十年等 18、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当它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中,就会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发生重大变化,并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 (2)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仅是一般的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因为: ①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古代,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人们体力劳动;在近代,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主要因素仍然是资金、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而当代,科学技术因素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比重中超过一半,有些地区和部门甚至高达60%?90%。从而,科学技术因素成为与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相区别的基本特征之一。 ②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劳动工具的变革和创新、劳动对象的开拓,还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了,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③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①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重大贡献;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战略性地位,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③现代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求我国必须发展高科技的知识经济,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19、运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告诉我们,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既不能抽象地说人口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增长越快越好,也不能反过来说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增长越慢越好。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2)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期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我国造成严重的人口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我国面临的严重人口问题,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进行调节和控制,降低出生率,把过多的人口数量逐步降低;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我们既要看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又要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20、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21、运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原理,说明我国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l)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这一原理对我国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存在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思想道德,它作为主导方面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腐朽、落后、反动的社会意识、思想道德,它腐蚀毒害人们的心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这一原理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道德观,教育人民,对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的思想道德观,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2、试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如何正确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 (l)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它或指历史上延续下来已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或指本土的民族文化。一般说来,本民族的文化由于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取向,往往更具有巩固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更容易从历史上沿袭下来。因此,传统文化一般也就是民族文化。 (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地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一、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任何一种新文化的诞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民族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决不可视而不见,更不能视为包袱,丢掉了之。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传统文化是有两重性的,必须正确对待,批判继承。任何传统文化都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 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总有其积极的、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存在某些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因素。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23、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 (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又很不平衡,既有机械化、自动化的社会化大生产,又有半机械化生产和手工生产。因此,应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同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建立在机械化、自动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意义重大。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要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发展“三资”企业,在整体上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4)总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是正确的。 24、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是上层建筑的根源;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性质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在服务方向上,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服务形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影响,使自己的经济基础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服务效果上,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而对社会和生产力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加强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而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它是适应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治上层建筑。 ②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使社会主义经济健康运行、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任务的重要保障。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都是以独立法人的资格走向市场,在平等竞争中求得自身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公平竞争与合法经营。 ④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惩治腐败、制裁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实现我国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25、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是上层建筑的根源;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性质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在服务方向上,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在服务形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影响,使自己的经济基础得到巩固和发展;在服务效果上,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而对社会和生产力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等。 ②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重要反作用主要是: 其一,通过教育,抵制种种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袭,防止损害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种种社会丑恶现象的蔓延。 其二,通过教育,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其三,通过教育,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反腐倡廉,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巩固、完善、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自觉性,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6、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 (2)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体制)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是: ①党政不分,既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又影响党对大政方针的领导和自身的建设; ②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清,办事效率低; ③干部制度不健全,在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奖惩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能促使干部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服务;
济南市花园路58号(历城党校)|电话:0531-69951586 QQ:873877093|Archiver|山东省成人教育考试网
( 鲁ICP备17001456号-1 )
GMT+8, 2024-12-29 12:58
|